中东欧17国疫情报告与评估(2020年4月6日-4月7日)

【疫情大数据】



【专家观点】

朱晓中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学术委员会委员):

部分中东欧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及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Covid-19的扩散,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其主要问题是:需求下降、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滞后效应,库存大幅增加、现金流中断导致企业濒临破产,失业率上升,旅游业受到重创,国家财政压力陡增,预算赤字增加,全年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而国内的控制措施也对供应和需求造成了压力。外部冲击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价值链中断以及入境旅游受限,正在加剧这些国内措施的影响。在零售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国家,如立陶宛、波兰、黑山,需求方面的经济影响可能更大。供应链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尤其是中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在短期内很容易受到这种中断的影响。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和黑山,旅游收入超过GDP20%,外部需求骤降严重冲击这些国家经济(见表1)。2020年,中东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受到消极影响。

短期的困境:疫情对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的冲击最大。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成功是建立在参与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在V4国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捷克和斯洛伐克。短期内最大的问题是公司的现金流动性受到影响。随着经济部分停滞,许多公司近期内面临破产危险。在波兰,根据企业家联合会的一份报告,69%的公司计划裁员;中小企业分别计划裁员80%71%54%的受调查公司计划在未来2个月内裁员20%50%;约6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政府援助,企业可能倒闭;47%的人表示,如果不寻求帮助,他们将在3周内开始放慢生产速度。大范围的破产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之一,许多合作链条将被打破。

在通胀前景方面,供应面和需求面冲击的组合,加上外汇走弱,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但总体而言,中东欧国家央行在采取措施时通胀不是一个主要障碍。中东欧国家的央行正在准备或已经决定采取紧急措施(捷克降息、波兰实行量化宽松和降息),以改善流动性状况,稳定银行业。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因国而异。匈牙利央行可能也会启动量化宽松,罗马尼亚央行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流动性措施上,捷克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而波兰央行可能会停止降息。

该地区国家的财政政策好坏参半,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而另一些国家(如波兰)则可以承担相当于GDP 4%的财政赤字。

部分中东欧国家政府的应对措施:

为稳定金融,部分中东欧国家央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在波兰和捷克,央行将利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并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波兰央行还开始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为政府的支出提供资金(这与波兰宪法的相关规定有悖)。捷克政府决定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和担保。同时,推迟或完全取消某些公共贡献。波兰政府补贴了薪资支出的40%,并允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临时削减20%的薪资。捷克准备补贴高达80%的工资,并为个体经营者提供帮助。这些都是相当慷慨的措施,考虑到即将到来的选举和相对较低的国家债务水平,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欧元区成员国,斯洛伐克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但其救助措施很可能类似V4其他国家,即重点是向企业提供流动性。同时,以保护雇员的名义,匈牙利政府规定,贷款的偿还日期被冻结到2020年底。在波兰,政府银行与银行协商延期偿还贷款3个月。

在捷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轻短期的负面影响。政府承诺,税收延迟,并为受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2年期无息贷款,并可延期一年偿还。为保持就业率,政府将提供1000亿捷克克朗的直接支持,以及9000亿捷克克朗的间接担保。政府将向受因疫情受隔离影响的员工支付平均社保缴费基数的60%。与此同时,政府将支持那些尽管业务被关闭,但仍继续向受影响员工支付100%工资的雇主,替雇主支付员工工资的80%。政府还为2020年农村发展计划拨款33亿捷克克朗,以帮助难民维持农业生产。

在匈牙利,央行采取措施降低疫情对匈牙利福林汇率的波动幅度,同时,通过常规的外汇掉期提供额外的流动性,并宣布了新的每日安排,即为期一周的外汇掉期招标,以提供福林流动性。同时,抵押贷款的变化也为银行业需求增加了2.5万亿匈牙利福林的额外流动性。匈牙利央行还建议商业银行暂停从中小企业收取贷款。央行下一步很可能扩大其债券购买计划,并取消相关的冲销措施,进行适当的量化宽松。理论上,这种宽松政策的空间可能在GDP2%3%左右,但这将意味着净发行量显著增加。

到目前为止,匈牙利8万多家小企业将获得免税待遇,直到金融危机结束。广告收入下降的媒体公司也将获得免税待遇。政府还将冻结所有公司和借款人的贷款偿还直到年底。更详细的计划将在近期公布。

波兰总统和总理在2020318日发表联合声明,称政府将花费2120亿兹罗提来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这个一揽子救助计划的资金相当于波兰GDP9.2%。政府承诺,为受危机影响的公司支付40%的员工工资,以避免企业裁员。雇主也将支付40%的工资,工人工资实际只减少20%。企业接受援助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受疫情影响的公司在30天内营业额减少了25%。政府还承诺对自雇人士提供最低工资的80%。企业将暂停支付社会保障、国家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担保,以及政府接管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运输公司的租赁支付。

一揽子计划将为医疗保健提供额外的75亿兹罗提,政府将按期支付社会福利金,包括儿童福利计划500+。国家将建立一个300亿兹罗提的基金,用于修建地方道路、数字化、环境保护和学校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一揽子计划也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实际上,波兰政府并没有打算花这么多钱,充其量只准备花其中的1/3。这个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更像是一种担保,是一种提高公众信心的方式。由于大部分经济处于停滞,税收收入将明显低于预期,同时为给政府融资,2020年预算法案将被修改,增加预算赤字。

随着疫情的蔓延,许多商品价格突然显著上涨。波兰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办公室已经提议,引入最高和管制价格。根据该提议,部长将有权为不同等级的商品的交易设定最高价格。这种解决办法已经用于某些医疗产品、医疗设备和特定营养用途的食品,并对利用当前形势谋求不当利益的企业家采取法律行动,但该提议遭到企业的反对。波兰商会法律和经济专家称:这一条款应该从调节对家庭消费有重大影响商品的价格的草案中删除。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广泛干预市场的正当性。人为控制经济可能会导致市场供求更加严重的混乱。

社会变化工作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波兰人越来越赞赏政府在抗击冠状病毒流行中的作用。公民联盟(KO)的绝大多数选民也对政府的行动持肯定态度。多达7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的行动应该被评估为绝对积极”(29%)相当积极”(42%)。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周,正面评级增加了23个百分点。重要的是,不仅86%的法律和公正党选民,而且62%的公民联盟的选民对政府的行动表示肯定,而在此前的一次调查中,这一指标为37%

政策风险:各国实施财政措施以支持脆弱的个人和公司的能力将取决于现有的债务和财政赤字水平以及市场借贷成本。中东欧部分国家政府的应对措施之一是大胆地为公共财政征税。但这些举措似乎仍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多数措施立即遭到批评,要求政府对这些方案进行调整并强化力度。客观地说,V4国家政府的这些扩张性措施的成本极高,如果税收收入大幅下降,支出飙升,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很快就会转化为国家的流动性问题。之后,国家预算可能会以债务货币化的形式获得暂时的支持。但这只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且很可能导致通胀爆发。

如果疫情在一两个月内结束,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政府可能会设法减轻病毒对经济的打击。随着经济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曾经混乱的局面可能就会被遗忘。然而,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危机将会加剧。从长远来看,现在提供的流动性不够。企业将开始成群结队地破产,导致税收锐减和失业率上升。同时,国家预算将空空如也,而国家预算进一步的货币化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1.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对中东欧国家应对Covid-19疫情的评估

国家

应对国内冲击的弹性

应对外部冲击的弹性

政策空间

 

零售服务的冲击

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商品价格

全球价值链

旅游业

侨汇

财政

政策

财政体系强度

克罗地亚

温和

温和

温和

爱沙尼亚

温和

温和

匈牙利

温和

拉脱维亚

温和

温和

立陶宛

波兰

温和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温和

温和

温和

保加利亚

温和

温和

温和

温和

罗马尼亚

温和

阿尔巴尼亚

温和

温和

波黑

温和

温和

温和

黑山

温和

温和

北马其顿

温和

温和

塞尔维亚

温和

温和

温和

温和

资料来源:Anthony Williams, EBRD monitor assesses resilience of emerging economies to Covid-19; https://www.ebrd.com/news/2020/ebrd-monitor-assesses-resilience-of-emerging-economies-to-covid19.html

孔田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学术委员会委员):

疫情与波兰总统选举。

新冠病毒流行病的爆发不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直接影响政治生活。按照计划,波兰将于2020510日举行总统选举。2-5月为总统竞选时期,但是为控制疫病传播,波兰不得不限制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总统候选人在全国各地的竞选活动不得不取消,改为在网上举行竞选活动。早在39日,杜达总统宣布取消竞选集会活动。由于封锁和隔离等防控措施的实行,选民到投票站投票的正常的选举已不可能。迄今为止,波兰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已达4413人,死亡107人。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认为,波兰新冠病毒流行病的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预计感染人数的峰值将在五月或六月。随着总统选举日期日益临近,选与不选成了一个问题。

在新冠肺炎的发病高峰期举行总统选举,选民将面临感染的风险,力推按时举行总统选举的法律与公正党也将面临政治风险。在疫情肆虐之时举行选举,选民也面临着健康与投票的选择。民调表明只有1/5的波兰选民会参加投票。民调机构IBRiS的民调表明,77%的波兰人赞成总统选举推迟一年举行。要求推迟总统选举的网上请愿有超过27万人签名。自发公民总部(Spontaniczny Sztab Obywatelski)众筹7.5万欧元,在法律与公正党的大本营放置写有“五月选举可能会杀了你”的广告牌。公民纲领党呼吁政府实行紧急状态,以自动启动推迟选举程序。329日,在野党的公民纲领党总统候选人马乌戈沙塔基达瓦-布沃斯卡(Małgorzata Kidawa-Błońska)呼吁选民抵制选举,并宣布暂停其竞选活动。要顺利举行总统选举,需要地方政府参与选举委员会的组织。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公共卫生考虑,主张推迟选举。华沙大学宪法学教授皮奥特洛夫斯基认为,目前的选举设置“出于多种原因违反了宪法”。他认为,虽然没有正式宣布紧急状态,但本届政府的封锁措施具有“紧急状态”的特征,。根据《波兰共和国宪法》,宣布紧急状态将自动导致选举推迟至少90天。选举有可能导致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皮奥特罗斯基强调“宪法要求政府应对流行病,这包括预防。同时《宪法》第68条明确规定,公民有权获得健康保护”。公民纲领党领导人布德卡强调,决不允许玩弄波兰人的生命与健康。

法律与公正党仍主张按时举行总统选举。法律与公正党主席卡钦斯基近日强调总统选举应当在510日举行,在目前形势下波兰不会实行紧急状态。法律与公正党不主张推迟总统选举有自己的考量。波兰统一右翼议会党团(包括法律与公正党、统一波兰党和协议党)拥有235个议席,占有议会多数席位。如果杜达总统能够连任,法律与公正党将能顺利推进其政治议程,实现其重塑波兰政治的目标。民调表明寻求连任的杜达总统在首轮选举中有望获得54.6%的选票,具有明显优势。杜达总统处在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前沿,频繁亮相。发表电视演说,视察医院和工厂,其曝光度明显多于其他候选人。推迟选举会给杜达连任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将对法律与公正党构成新的挑战。考虑到目前的疫情,331日法律与公正党向议会提交了实行通讯投票的法案。在野党指责法律与公正党的法案违反选举程序,可能会导致选举无效,根据规定,对选举法的修正必须在选举前至少6个月进行。针对地方政府的反对,法律与公正党的资深政治家特尔莱茨基称,地方政府的行动非常愚蠢,是反民主的。

值得注意的是,执政联盟内部就总统选举是否延期发生争议。执政联盟中的小党协议党主席、波兰政府副总理兼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雅罗斯瓦夫戈文强调总统选举应当在对波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日期举行,选举是第三位的问题。戈文主张推迟举行总统选举,但是其主张未被执政联盟所接受,46日戈文宣布辞职。他认为,在疫情肆虐和经济形势严峻的条件下,举行总统选举是不负责任的。戈文的辞职是一向团结的执政联盟遭遇的最大危机,尽管戈文强调他的辞职并不意味着协议党退出联合政府,波兰需要强大的政府,波兰需要稳定的多数派。法律与公正党寻求通过立法方式应对总统选举问题。法律与公正党提出了以通讯投票方式举行总统选举的法案,46日晚波兰议会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并授权众议院议长如有必要可决定推迟选举。在野党认为通讯投票不会提供公平投票的机会,将使波兰在国际舞台蒙羞。所有在野党均反对该法案。公民纲领党议会党团主席布德卡认为,法律与公正党使波兰选举制度蒙受奇耻大辱。公民纲领党总统候选人马乌戈沙塔基达瓦-布沃斯卡指责法律与公正党发动“政变”。众议院通过的通讯投票的议案尚需要参议院批准和总统签署。由于法律与公正党未控制参议院,该法案在参议院能否通过尚存变数。即使参议院最终批准该法案,由于选举日期的迫近,通讯选举的技术和行政准备尚面临巨大挑战。波兰人权专员认为,投票方式的改变易于产生投票舞弊。波兰邮政在疫情中已不堪重压,邮政职工担忧收集3000多万选民信件会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疫情并未导致政治上的团结,由于法律与公正党决定按照原计划举行总统选举,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意见不合,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政治斗争加剧,甚至执政联盟内部也出现裂痕。围绕总统选举的时间及选举方式,总统候选人相互指责,与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和罗马尼亚等国决定推迟选举不同,波兰执意举行总统选举。普通选民意见不一。波兰的疫情尚在发展,波兰实际上处在未宣布紧急状态的紧急状态。目前总统选举尚存在不确定,通讯投票法案能否获得参议院批准尚存悬疑,如果未获参议院批准,法律与公正党是否有备选方案?波兰是否会实行紧急状态?在疫情未缓解的条件下,法律与公正党力推的如期举行总统选举是一场政治赌博。无论其后果如何,均为我们观察疫情下的“非常政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尚宇红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

疫情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在全球蔓延成灾,上升为全球流行传播疾病中的最高级别,而且还在继续。疫情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带来了负面冲击,这样的冲击对全球经济贸易也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

一、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影响:雪上加霜

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局势的发展,全球贸易开始进入低增长期,2012-2018年间全球贸易增速平均低于全球经济总量(GDP之和)的增长,根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预测2019年全球贸易实际增速将不到0.5%,成为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的最低值。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就不景气的世界贸易更是雪上加霜。

疫情蔓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方面是各国为防御疫情,纷纷关闭国门或者限制人员流动,有的国家还对疫情期间的战略物资,比如粮食、口罩和呼吸机等,进行了管制,在客观条件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活动,对服务贸易更是致命的打击;另一方面是疫情延伸出来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冲击,这也是抑制国际贸易的主要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均认为此次疫情将对世界经济增速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的下滑必然引起需求,特别是进口需求的下降。

考虑到原本就不景气的全球贸易,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全球贸易出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如果疫情进一步引发了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的危机,甚至大萧条,会让国际贸易受到更大的负面冲击。

二、疫情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危中有机

受疫情的影响,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受到负面冲击是无疑的,不过危机中也包含了增进双边贸易在彼此市场中相对份额的机会,以及增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的机会。

首先,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各自的对外贸易不可避免的都将受到巨大的负面冲击。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数据,以美元计价,1-2月中国出口下降17.2%,进口下降4.0%。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数据目前还看不到,但考虑到疫情在欧洲目前还看不到好转迹象,预计中东欧国家2-5月份的进出口都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其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受疫情的影响,总体上出现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主要是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出口的下降。这是因为,一方面双边贸易总额中中国出口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疫情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首先是进口需求的下降。另一方面,从货物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出口中东欧国家中间品和资本品贸易比重占了大头,但这些正是受疫情影响较消费品更大的产品,而且在消费品中中国出口的耐用消费品比重也比较大,这是在疫情期间消费需求首先下降的产品。

再次,虽然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是必然的,但也包含了增进双边在彼此市场中的市场份额机会。第一,双边贸易存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中国-中东欧双边贸易在近10年来的增长速度都比双方对全球的平均贸易增速快,而且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影响下,双边贸易关系不断提升;第二,中欧班列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疫情对中欧贸易带来的物流抑制影响。在刚过去的一季度中,中欧班列已经突破了一千列,其中不乏直达中东欧国家的班列;第三,中国作为全球最早控制住疫情的重要大国,生产最先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成为疫情中可以出口抗疫物资的主要产地,从而也成为了中东欧国家进口急需物资的重要来源地。由此,在国际贸易普遍下降的疫情时期,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对市场份额还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中东欧国家日渐形成的进口中国出口欧洲的贸易网络中,其对中国进口的依赖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最后,疫情危机中包含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的机会。正如2009年欧债危机带来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提升机会一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延伸出的经济危机,也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提升,特别是经贸关系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欧洲大面积的疫情暴发,随后必然带来经济上的萧条,中东欧国家因其经济对外过分依赖(对外贸易依赖度多数国家超过了100%)的特点将受到更大的拖累,其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预计会进一步提高。而且,因为中东欧国家大多缺乏有效的医疗资源,随着疫情在中东欧国家的不断加重,其对外的依赖程度更胜,但其主要依赖的欧盟及其核心成员国自顾不暇,难以对其提供有限的帮助,来自中国的外援必然弥足珍贵。因而我们认为,此时对中东欧国家的援助对提升双边关系,和提升中国在中东欧国家中的形象,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们应该利用好这次机会,变疫情危机为发展双边关系的契机。

于敏博士(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

疫情对中东欧国家农业及中国-中东欧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影响。

农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与投资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国与品种上也趋于集中,但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近年来,波兰、希腊、罗马尼亚、捷克、立陶宛、匈牙利,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的主要合作伙伴国,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是主要的贸易品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东欧国家的爆发,受农业生产环境及较为集中的贸易现状影响,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将面临较为直接的不利影响。

一、疫情将对中东欧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冲击,不利影响逐步显现。中东欧国家农业生产条件优良,农业用地占总用地的47%,是欧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在苏东剧变后的转型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土地普遍实现私有化制度,经营规模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再加上中东欧国家的主要优势产业也是出口优势产业,如畜牧业、渔业和果蔬等,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因此疫情带来的封城或类似举措将限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从几个主要合作伙伴国情况来看,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农产品生产大国距欧洲疫情中心西班牙、意大利有一定距离,2-3月份春耕、备耕等生产基本正常。但随着近期疫情加重,各国管控措施不断升级,疫情对当地民众农业生产的冲击逐渐显现。波兰、斯洛伐克等国进一步加强限制人员的活动,特别是跨国农民不能出国,劳动力不足将造成春播面积下降,秋粮可能减产。从中国在中东欧开展农业投资的企业反馈来看,据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调研了解,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均有涉农企业因员工感染新冠病毒而局部或全部停工情况零星出现,也侧面反映当前农业生产受到的疫情影响在扩大。

二是疫情对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加大,且比较直接。中东欧国家有12个是欧盟成员国,欧盟是其主要贸易对象。此次疫情爆发以来,欧盟在开展成员国的抗疫合作以及为潜在成员国提供支持上表现不佳,以意大利与塞尔维亚所分别代表的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困境自救与域外求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合作的艰难。与此同时,欧盟为应对疫情,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边境管控,甚至封闭了欧盟与外界的交通往来,中东欧国家受地理位置影响,直接波及到未来与欧盟的贸易合作。从中东欧的优势产业来看,由于大多为畜产品、水果、奶制品等应季不耐储存农产品,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物流不畅等限制,这些产品出口将受阻。波兰作为中东欧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已受到影响。当地时间312日,波兰农业部长发表声明称,波兰80%的牛肉,60%的禽肉以及40%以上的奶制品、油菜籽、水果、蔬菜、油菜等用以出口,受新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农产品供给链崩溃,原有贸易国需求锐减,年内波兰农产品出口将受到较大影响。

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来看,总体贸易规模较小,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较大。2019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的农产品总贸易额约14.58亿美元,仅占我国农产品全球贸易总额的0.63%。除了规模不大外,主要贸易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果蔬等均为产业链供应比较脆弱的产品。从对中东欧国家的疫情评估以及贸易趋势来看,波兰、捷克和希腊等主要的对华农产品贸易国将成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当前因贸易物流不畅和贸易企业的业务暂停,保加利亚发往国内的葡萄酒等农产品运输时间大大延长,天津食品集团在保加利亚欲发往国内的首批3千吨玉米办理手续难仍未办妥。总的来看,由于国内和欧洲疫情所导致的贸易量缩减现象将在3月以后集中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发挥其运输稳定、运量大、速度快的独特优势,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稳步增长,20203月份,创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箱数历史记录,同比分别增长30%36%。中欧班列冷链运输设备比较适合畜产品、果蔬和奶制品运输,相对空运和海运,有运费和时间优势,或将成为今年维持中欧农产品贸易的一大亮点。

三、疫情对企业在中东欧农业投资影响显著,并体现在多方面。疫情的扩散已使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很多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企业处于休克状态。目前中东欧多个国家已实施了限制中国公民入境或者停止航班的措施,如317日保加利亚已宣布禁止中国等16个高风险国家的公民进入保加利亚,捷克已暂停开放中国签证中心等。这些措施将直接导致中国在中东欧投资农业项目的管理人员或劳务人员延迟或无法抵达项目所在国。如天津食品集团在保加利亚公司的国内专家因疫情不能赴保进行技术指导,蔬菜、水稻两个种植项目只能放弃,改种其他品种。另外针对项目设备或原材料进口的货物贸易控制,导致项目设备和原材料延迟入关,给已经处于建设期的项目执行或生产经营带来风险。如安徽丰原集团在匈牙利的柠檬酸项目,目前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都不能到达项目现场,部分原料入关延迟,项目进展缓慢。

随着全球应对疫情的认识的提高与共识的逐步形成,欧盟及中东欧各国也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欧委会已延长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补助支付申请的截止日期,增加对各国的临时援助,并开通了绿色通道促进食品在欧盟内的流动。保加利亚还支持将欧盟内部欧洲计划下未经批准的预算重新分配给粮食、水果、蔬菜、渔业以及乳制品业脆弱的农业生产者。

贾瑞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疫情之下“17+1”创新合作的契机。

当前,全球Covid-19疫情呈蔓延、爆发之势。受疫情冲击的各国采取了保持社交距离封城封国,组织医疗资源尽力救治Covid-19患者。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医学界也举办各种视频会议,分享应对之策或治疗经验,共商有效遏制疫情的办法。中国除积极支援各国抗疫物资,还派出多个医疗专家组赴国外一线给予支持。此外,中国的医学专家还通过视频连线,与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交流防护措施,为海外同胞提供及时的专业帮助。

凡此种种,为“17+1”创新合作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契机。

一、“17+1”创新合作初具良好基础

2015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发布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结合自身特点、需求和优先方向,本着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落实中期规划。

首先是既有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进展良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例会定期召开。中国方面是通过政府网站向全国公开征集合作意向,最后在双边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例会上签署合作协议。通过例会制度,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获得了资金支持,通过联合科研以及学术交流获得了研发成果,同时增进了友谊与了解。

其次,每年一届的“16+1”创新合作大会搭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常态化创新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例会的顺利运行。2016年,首届“16+1”创新合作大会在南京举行,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南京宣言》,并揭牌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虚拟技术转移中心2017-2019年,分别在斯洛伐克、波黑以及塞尔维亚举办了三届创新合作大会,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企业、研究机构提供了面对面寻找创新合作的机遇。

迄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创新合作。20196月,首个中国-罗马尼亚农业科技园日前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落成。2014年以来,中罗双方的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工光植物工厂节能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成果显著。双方在核桃、樱桃、枣、甜柿等果树种质资源方面也展开了交流互换工作。来自中国的技术和品种开始在罗马尼亚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产品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黑山与中国在科研领域展开良好的合作,迄今完成了14项科研项目。联合研究让黑山的医学、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年轻科学家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建立了联系。波黑与华为签署了关于智慧城市和安全城市项目的联合声明与备忘录,推动波黑各个城市向智慧城市安全城市转型。在克罗地亚设立“17+1”信息通信技术协调机制的构想也在落实之中。

第三,中医药在一些中东欧国家落地生根,造福当地人民。

中匈两国政府2014年签署了中医药领域合作意向书。同年8月,中东欧第一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落户匈牙利佩奇大学。2015年,匈牙利人力资源部颁布了有关中医药行医从业人员资格认定等相关规定,为中医在匈牙利合法行医奠定了法律基础。匈牙利政府非常重视中医的发展,把中医列为全民健康保健的一个重要项目。2019年第16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中医药行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推广基地授牌仪式以及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新书国际发布仪式,有益于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

二、疫情之下以及未来的“17+1”创新合作机遇

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17+1”合作的新亮点。中东欧国家是中国长期以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和非常友好的关系,在诸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逐渐构建起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全新格局。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17+1”合作机制下,共同建设具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成熟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共建联合科技合作载体,促成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深度应用;开展技术转移培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发挥各国主管科技部门和技术转移机构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疫情之下以及未来,中欧合作仍需紧密,“17+1” 合作也要与欧盟重大倡议和规划对接,助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疫情爆发以来,欧盟委员会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出了回应,在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中予以资金支持相关研究。鉴于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的开放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可以联合欧盟成员国有关研究机构来共同进行申请,联合研究乃至攻克新冠病毒。当然,疫情严重之地的一些实验室不得不关闭会对联合研究带来不利影响。

2、利用网络技术,在线召开“17+1”机制下有关会议。

鉴于疫情态势,今年计划召开的“17+1”机制下诸多会议可能无法现场举行。而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17+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视频会议、G20会议等的在线实践也为远程视频会议提供了借鉴。所以诸如“17+1合作国家协调员会议、秘书处及其成员单位与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季度例会以及去年杜布罗夫尼克纲要中计划召开的各项会议也可以采取在线方式召开。今年计划在斯洛伐克举办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疫情之下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创新手段保持“17+1”合作机制的顺畅应该是需要关注的。

3、及时评估疫情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各项研发合作的影响;在可能的领域如农业、卫生健康(中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开展全球合作或第三方合作,努力帮助卫生医疗条件薄弱的国家或地区抗击疫情,让“17+1”合作助力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

 

【各国应对疫情的政策】

希腊

希腊卫生部46日下午宣布,希腊新增2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连同此前确诊的病例,迄今希腊全国共有1755例新冠病毒肺炎病例。与此同时,希腊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在24小时之内增加6人,死亡总人数上升至79人。为严控新冠疫情,希腊政府加码措施,包括在米科诺斯岛实施宵禁,在圣托里尼岛禁止施工。多个希腊岛屿也计划禁止外人进入。

45日,希腊政府宣布,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希腊岛屿蔓延,对旅游胜地圣托里尼岛和米科诺斯岛实施额外的限制措施。针对米科诺斯岛采取的额外措施如下:个人出行方面,从晚上8点至次日早上8点之间,禁止民众以任何理由离家;民众外出遛狗必须在自家住宅附近进行,而且不得超过15分钟。商业活动方面,露天开放市场摊位之间至少间隔10米;限制超市客流量,超市运营期间保证每名消费者拥有20平米的活动空间,人与人之间最小间隔为2米。上述措施生效期自468时起至420日早8时止,为期14天。

针对圣托尼里岛采取的额外措施如下:除岛上目前正在进行的4项公共建设工程外,所有建筑都必须停工30天。该措施生效期自46日起,为期30天。以上针对两岛实施的额外限制措施将在生效期满后进行重新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措施终止或者继续延长。为了防止游客在复活节期间进入岛屿,帕特莫斯、米洛斯、蒂洛斯、伊萨卡、卡索斯、阿洛尼索斯、利普西、伊努塞斯、阿加索尼西、普萨拉、帕索斯和罗德岛的市政府均计划实施封岛措施,除了当地永久居民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岛屿。

捷克

45日,总理安德烈·巴比什在接受捷克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从49日(星期四)开始,政府可以允许开放包括工作服、儿童纺织品、婴儿车和汽车座椅、文具、鞋店和维修店、业余爱好用品和五金商店。原料收集和堆肥厂也可以开放。政府还希望开放人们无需戴口罩的室外公共体育设施。

46日,总理安德烈·巴比什表示,布尔诺大学医院将接受来自法国的六名冠状病毒患者,他说我们在欧盟内部表现出团结一致

46日,政府批准了中央危机工作小组的提议。414日之后,人们也许可以离开捷克共和国旅行,例如出差、从事生产设备组装、技术维修、看医生或探亲。具体细节将等待公布。但那些离开捷克共和国的人返回后但必须进行14天隔离。

近期总统泽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中失败了,因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大声疾呼反对关闭边界,开放边界将意味着流行病的爆发。泽曼赞赏捷克政府关闭边境。他说:如果边界开放,那就意味着疫情的蔓延比关闭时更大。

泽曼还表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向他国)提供防护装备的国家,有80个国家在等待购买中国的医疗物资,捷克与中国的良好关系(除了布拉格市长和其他一些反华歇斯底里派人士),要感谢中国对于捷克在采购方面所提供的支持,包括价格上的优惠。泽曼谈到有一些国家禁止出口自己的医疗防护用品器械,在面对疫情时,欧洲的团结远远不容乐观

针对有人质疑中国防疫物资的质量问题,泽曼进行了驳斥。我咨询过我们前任和现任的卫生部长,也咨询过内务部长哈马切克和其他人,他们告诉我,中国的医疗产品质量较高,那些拿质量问题做文章的人应该道歉。泽曼说,在数百万的口罩中有一个残次品,你就拿出来展示,并断定其他的产品都是这种质量,这纯属胡说八道,只是博人眼球的新闻罢了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总理会见了那些加入了社会和经济理事会(斯国内主要的工业论坛)的工会代表。总理介绍了3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工会代表表示,希望能够加入到第二个一揽子计划的起草工作中。不过总理表示,第二个计划起草完毕后会邀请工会代表进行会谈。

由于疫情在斯洛文尼亚全国蔓延,警察周末检查了人们是否遵守禁足令。这一检查持续整个周末,重点检查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警察主要会在公共场所巡逻,在高速路和公路上检查乘客。自从330日禁足令施行以来,警察一共发出了836份警告,针对1000个案例开出了罚单。警察总署署长表示,斯洛文尼亚当前的局势可控,但是疫情让局势变化得很快。警察的人数不足以应对多重任务。因为一方面要防控疫情,一方面还要处理边境上的难民事宜。署长期望能够获得军队的帮助,协助警察处理难民问题。

政府发言人表示,当前的禁足令还会继续实行至少2-4周。必须要谨慎考虑放松禁足令的措施。此类措施要仔细计划,因为我们必须要与病毒长期共存。

罗马尼亚

46日,约翰尼斯总统召集政府主要内阁成员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延长紧急状态一个月以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罗马尼亚自316日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总统在随后的电视讲话中表示,由于及时采取了严厉防控措施,罗马尼亚新冠确诊病例数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并不算很多,但我们丝毫不能松懈,因为峰值尚未到来。约翰尼斯要求市民继续严格遵守政府出台的限制措施。

波兰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在波兰议会表示,准备参与欧盟担保发行冠状病毒债券的机制,从而帮助各国抗击疫情。波兰继续呼吁在欧盟级别征收数字税和金融税,以增加欧盟预算。

塞尔维亚

45日,塞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表示,市民将在家中欢度复活节,不可以聚集参加复活节。他还提到塞尔维亚一支部队有60人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塞财政部长辛尼萨·马里(Sinisa Mali)表示,疫情期间将向塞尔维亚成人每人补助100欧元。

5日,武契奇总统视察了位于诺维帕扎尔(Novi Pazar)的医院,表示将给该地区医院保证医疗和生活物资的运输,确保该地区新冠肺炎病毒的治疗。总统视察时,携带了大量的医疗防护物资给予当地医院。

塞总理布尔纳比奇在5日的电视演讲中强调,未来的2-3周是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决定是否能战胜疫情,要求公民坚守政府制定的防疫规定。

5日,塞国防部表示,来自俄罗斯的医疗专家开始协助塞国内的疫情防控,俄罗斯医疗团队分为8个小组,分赴塞各地进行医疗援助。此外俄罗斯还援助了16量大型消毒车,用于在街道上喷洒消毒液。

诺维萨德市市长米洛斯·沃切维奇(Milos Vucevic)接收采访时表示,46日诺维萨德方舱医院开始接待首批症状较轻的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46日,塞内务部长表示,已有42名警察确认感染新冠病毒,有近1000名警察处于隔离观察中。

塞财政部长组织进行了会议,讨论如何实施应对疫情影响的经济恢复政策,这些措施将在本周末开始实施,主要包括减税政策、对私营部门直接援助、保持资金流动性以及对普通民众的援助。

塞欧洲一体化部部长表示,匈牙利向塞捐献了20万个口罩和1万套防护服,以应对塞新冠肺炎疫情。

5-6日,塞政府派专机从法兰克福和布拉沃斯拉夫接回近300名本国公民,目前还有320人滞留在国外的塞公民请求政府接回,他们大部分不是游客,而是在国外工作,但现在都已经失业。

克罗地亚

44日开始,政府从罗马、里斯本、马德里和斯德哥尔摩,共撤侨143名人,5日从意大利安科纳撤侨40人,有18个克罗地亚人从汉堡包机返回,另外还有118人包6辆大巴回国。

克罗地亚知名电视台RTL日前做了一个民意调查,执政党由于在控制疫情方面表现出色,重新回到民调第一的位置。4月初的民调显示:执政党民共体的支持率为28.4%,比3月份整整提升了2个百分点,而原本的第一名社民党的支持率则滑落至27%,排在第三的是知名歌星施科洛刚刚创立的新党派,支持率为10.9%,曾经在4年前大选掀起政坛风云的政党,则滑落至第4位,支持率仅为3.8%。在个人支持率上,曝光率极高的卫生部长贝罗什达到惊人的29.2%,而在1个月之前,他的支持率仅为2%,排在第二的是现任总理普连科维奇,支持率为20.9%,紧随其后的是总统米兰诺维奇,其支持率为17.5%。今年秋天,克罗地亚将举行议会选举。

5日,克罗地亚公共卫生局局长表示,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确诊,是被其母亲传染,来自温科夫齐的努什特拉村,目前两人状态稳定,属于轻症患者。

5日,克罗地亚的瓦拉日丁出现了6例毫无接触史的病例,瓦拉日丁医院院长库德里奇说,这些人已经待在家里有段时间了,因为没有明显的接触史,所以也没有强制隔离,他们是在不经意间被感染了,一直担心人传人的问题出现了。

爱沙尼亚

46日,爱沙尼亚议会讨论了在疫情危机中要提高预算,以及政府即将出台的经济支持措施。财政部长马丁·赫尔姆(Martin Helme)解释说,提高预算的目的是支付由新冠肺炎传播引起的各类的费用,并在危机中刺激企业家精神和劳动力市场。在困难时期,必须向经济活动注入更多资源。

阿尔巴尼亚

在中国驻阿尔巴尼亚使馆的协调下,由中国深圳猛犸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承载着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友好感情运抵地拉那。首批援助物资抵达后,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方的雪中送炭表达由衷感谢,表示这体现了中阿传统友好,是对阿的巨大支持,阿必将克服困难,战胜疫情。

保加利亚

43日,根据部长会议的提议并依据《宪法》,国民议会宣布将全国紧急状态延至513日以遏制COVID-19病毒的扩散。

45日,国民议会预算委员会批准2020年国家预算更新法案以应对疫情。更新法案中调低了2020年预算收入、增加预算支出;追加公共社会保险预算14.3亿列弗用于避免裁员的工资发放以及弥补社保缺口。法案允许政府承担更多债务。预算委员会拒绝了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资金支持的提议。

斯洛伐克

46日,斯洛伐克总理伊戈尔·马托维奇,在政府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复活节期间限制人员自由流动。上下班、购物、看医生、照顾亲戚或帮助邻居、葬礼、郊游等不受限制影响,但仅限于居住地区域。该限制措施旨在减少复活节期间大规模的探亲访友,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斯洛伐克进一步传播的风险。马托维奇说:通过这种措施,我们要保护老年人的健康。这是保护公共健康,也是保护公共利益,我相信人们会理解该措施。巡逻人员将会在街上实行严格的检查,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将处以罚款。

根据国会议员43日通过的有关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在卫生部门传播的特殊措施,部分口罩只会出售给特定的人和机构。这项法律得到了104名议员的支持。如果发现有人将此类呼吸器出售给第三方,将被处以500欧元至1,000欧元的罚款。法人实体的罚款可能在1,000欧元至10,000欧元之间。

斯卫生专家表示,本国的疫情发展比较温和,主要是由于斯洛伐克很早就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而且斯洛伐克的居民也遵守这些措施。尽管取得了积极进展,专家们警告说,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如果斯洛伐克希望在不造成更大损失的情况下遏制疫情,就必须继续遵守目前这些严格的限制性措施。卫生部预测疫情将在六月和七月初达到高峰,当前的感染者比预期的要少。

匈牙利

匈牙利总理府部长表示,各部委从部门预算中共挪出1.3万亿福林,用以成立一个保护和重启经济的基金。以下收入的50%将被直接汇入该基金账户,包括本年度内跨国企业缴纳的交易税(360亿福林)、政党补助(12亿福林)、金融部门的各类费用(550亿福林)、汽车制造业对地方政府缴纳的税费(340亿福林)。政府已经决定大规模变更本年度预算,为抗疫设立了专门基金,同时也将设立上述基金以扶持经济。为了提供必要的资金,政府将进行大规模的再分配,并要求政党、跨国超市连锁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在内的各方分担这一负担。相关措施预计将于415日或51日起实行。

首席医疗官表示,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服务是为了鼓励大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主要服务于那些上班通勤或执行关键任务的人群。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驻匈牙利代表在《纽约时报》的言论,首席医疗官表示匈牙利并没有进入到群体感染阶段。很惊讶驻匈牙利代表会认为匈牙利已经进入这一阶段一个月有余,但这不是匈牙利真实的情况。《纽约时报》更需要关注美国本土的情况。

拉脱维亚

近日,拉脱维亚政府宣布将紧急状态延长一个月。拉脱维亚总理克里斯亚尼斯·卡林斯(Arturs Krišjānis Kariņš)指出:我们看到感染率并不是每天都在急剧上升,甚至有轻微下降。这意味着集体采取和实施的措施正在奏效。不幸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经得到克服。我们正在疫情的风暴中,将不得不继续努力以共同克服这一流行病。卡林斯认为:尽管目前局势已得到控制,但危机和疫情尚未结束,因此紧急状态必须再延长四个星期。目前议会正在审议这一决议,拉脱维亚紧急状态可能会延长至5月中旬。

北马其顿

应北马内务部长舒莱夫视频连线紧急援助请求,中国驻北马其顿大使馆近日向北马内务部捐赠紧急抗疫物资,张佐大使出席了交接仪式。

张佐表示,北马其顿此前向中国抗疫提供了宝贵支持,北马其顿内务部坚决反对借新冠疫情搞种族歧视和排外主义,积极维护在北马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友好的北马其顿人民同心携手、共克时艰,使馆将同内务部保持密切沟通协作。

北马内务部长舒莱夫专门在脸书上发文,感谢中国大使馆向北马内务部捐赠亟需的抗疫物资。他表示,当前北马正在努力抗击疫情,中国大使馆向内务部一线警员紧急捐赠医疗物资,将为内务部警员与医疗人员一道做好抗疫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黑山

国家防疫协调小组重新审查了相关防疫措施实施的效果,发现很多加油站违反规定,继续提供餐饮服务。鉴于这种行为会加快疫情的传播,协调小组已经命令警察去所有加油站检查,并责令违法规定的加油站即刻关闭并吊销营业许可。协调小组警告素有加油站的所有人以及相关认识,违反防疫规定涉及刑事处罚。

 

【疫情的经济社会影响】

希腊

希腊财政部长斯塔库拉斯45日称,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预计希腊经济将在2020年萎缩4%。但他同时指出,希腊政府共有370亿欧元可用于支持经济。

希腊在经历了3年的经济复苏增长后,今年将与其它欧盟成员国一起重返衰退。财长斯塔库拉斯在3月底曾表示,希腊的经济衰退虽然是暂时的,但短期内疫情对经济的损害将巨大。他当时还指希腊经济今年将萎缩1%-3%。但45日再度接受访问时,斯塔库拉斯将希腊经济萎缩预期进一步增大。

为了支持希腊经济,欧盟委员会上周已经批准了一项20亿欧元的对希腊援助计划,为贷款提供担保,帮助希腊企业满足当前的流动资金需求,并帮助希腊企业在困难时期继续开展业务。

另希腊经济与产业研究中心(IOBE)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以及防疫措施影响,3月希腊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回落至-16.5点,月降幅为11.7点,是有记录以来数值最大的月降幅。同时,关于未来12个月的失业前景预测指数也从2月份的-0.9点大幅上升至+16.1点,约42%的希腊人认为失业率会上升。

捷克

根据最新统计,十分之九以上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卫生设施远未耗尽,医务人员目前的忙碌程度不到65%。感染(到目前为止)尚未在老年人中广泛传播,感染人群的最高比例仍然是40-49岁。据此,流行病学家兼卫生部副部长罗曼·普里姆拉(Roman Prymula)认为:预计这种疾病不会比流感更严重。卫生部长亚当·沃伊特赫也得到支持这一观点。他补充说:如果我对普通民众说,他应该经历这种疾病或遇到这种疾病并表明他具有免疫力。中央危机事务负责人哈马切克不这样认为,增加人口感染的决定将是国家政策的根本变化,而且是没有退路的一步,采取这种做法的国家(例如英国)没有奏效。

罗马尼亚

46日,罗马尼亚当天新增确诊病例193例,累计确诊病例4057例,其中死亡162例。累计确诊病例中,苏恰瓦县1228例,布加勒斯特566例,加拉茨县119例。

克罗地亚

鉴于克罗地亚疫情总体可控,民防总部6日与地方民防局负责人开会,讨论恢复开放型菜市场的可能性,为了满足市民采购物资的需求,很快将重新恢复菜市场的营业,而当天在普拉市,已经提前恢复,市民保持安全距离,一切秩序井井有条。

克罗地亚新增病例出现减少的趋势,预计逐步放开防疫管控政策,比如本周复活节前将会开放菜市场。另外,在连续几天没有新增病例以后,伊斯特拉省正计划在本省范围内实现城市间的流通。

前任住建部长,现任瓦拉日丁省长查契奇近日提出一个构想,以解决萨格勒布震后重建的资金问题,他说可以将油价提高1.2库纳(约合1.3人民币),一年可增收7.2亿库纳。他表示,增加油价的方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大部分的资金将由自驾游的游客来承担。

截至202043日,克罗地亚的游客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绝大多数的酒店现在只有前台在工作,以应付日常维护的需求,很多酒店目前没有开除工人,保留了工作岗位,对于重新营业的预期,大家都希望5月底6月初能够恢复,那样可以抓住旅游季的尾巴,减少损失。

保加利亚

1、自从冠状病毒危机爆发以来,保大约有4万人失业。失业增加不仅受冠状病毒影响,而且还因为大量保加利亚人从国外返回。

2、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数据显示,43日,保空中交通流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以上。44日,整个Eurocontrol网络的航班总数为2565次,比2019年减少90%。同时,保加利亚铁路售票量也出现大幅下滑。疫情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斯洛伐克

因疫情而损失收入的斯洛伐克企业,从46日开始,可以向国家申请经济援助,最快415日起申请者可获得国家资金。

起亚汽车斯洛伐克公司于46日星期一恢复生产,实行两班制。起亚斯洛伐克公司相关发言人说:我们主要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决定。我们将按照斯洛伐克共和国危机工作人员和地区公共卫生局的要求,在严格的卫生预防措施下恢复生产

汽车制造商Groupe PSA斯洛伐克工厂已于2020319日停产,该工厂确认在412日前肯定不会恢复生产。该公司主管说:我们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来保障生产安全与人员健康。从技术层面讲,我们随时可以开始生产,但这取决于集团的最终决定。他补充说:现在谈论恢复生产的日期还为时过早。我们准备在必要时尽快恢复生产,并继续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刘作奎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顾虹飞、管世琳、边敏嘉、吴佳岳

审核:刘作奎、管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