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智库网络代表参加 “中欧关系的未来:超越地平线”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9年6月11日,由罗马尼亚外交部主办的“中欧关系的未来:超越地平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罗马尼亚科学院大会议厅举行。这是罗马尼亚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举行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罗马尼亚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学者和外交官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罗马尼亚负责全球双边和经济事务的国务秘书格奥尔基策主持,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梅莱什卡努代表罗马尼亚政府总理致辞。罗马尼亚科学院院长波普、欧盟理事会总秘书处代表佐尔坦•马尔提努斯、中国外交部欧洲司杨晓光参赞分别致辞。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出席开幕式。
欧盟对外行动署亚洲-大洋洲工作组(COASI)主席哲夫、欧盟对外行动署负责中国事务的主管乔纳森·哈特韦尔、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负责与远东国家关系的主管阿德琳·辛德勒等欧盟机构官员出席会议并发言,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马尼亚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无任所大使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波兰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帕维尔·米莱夫斯基等中东欧国家负责亚洲事务的代表也做了发言。
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高智达、罗马尼亚科学院国民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扎曼、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西蒙娜·莫阿加尔·波拉迪安、 罗马尼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萨尔米扎·彭恰、荷兰科林根达尔研究所研究员玛伊可·奥卡诺等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17+1智库网络秘书长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研究员孔田平受邀与会并做发言。
孔田平研究员做了《国际秩序演化与中欧合作》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概括了国际秩序演化的趋势,阐述了中国的国际角色,强调了中欧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了中欧合作面临的挑战,认为在国际秩序变动的背景下中欧合作具有全球意义。
刘作奎研究员做了《从多维视角考察中国和欧盟的互联互通合作》主题发言,系统梳理了中欧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的进展并在一些关键议题上的共识和差异,他还重点分析了“17+1合作”在推动中欧互联互通上的作用。发言阶段,刘作奎还介绍了17+1智库网络在国内刚刚发布的地方参与“17+1合作”评估报告,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并在会后纷纷来信探讨中国和中东欧地方合作问题。
会议持续一天,与会各方代表就欧亚互联互通、中欧关系、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罗关系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