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1年03月31日-04月01日)
17+1农业科技合作,国际法角度对17+1合作解读,波兰民粹主义:中东欧地区形势跟踪
17+1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terpretation of 17+1 Co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 Populism in Poland:Report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in CEECs
(No.153 2021.3.31-4.1)
疫情大数据



本期目录
专家观点:
1、于敏、于戈: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成效
2、陈思杨:民粹主义在波兰的实践
3、杨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的国际法解读
4、程国钧:变异病毒成主角, 高中学生要返校
域外研究:
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区域影响—是巩固还是分裂?
各国形势跟踪
专家观点
于敏(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于戈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成效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与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关系良好,进行了大量的农业科技领域合作交流,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受历史因素影响,这一交流一度出现中断。从90年代末开始,中国与绝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的农业科技领域交流得到恢复和发展,部分国家的交流合作还得到大大加强。其中,中国与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成果尤为显著。
中国与中东欧部分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并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中国与波兰、匈牙利建立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并成立了中波、中匈农业科技中心,与塞尔维亚签署了中塞农业科技协作网。
(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交流重点领域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重点在农业生产、育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搭建共享农业信息平台、科技成果推广和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详情见表1)。

(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交流成效
1.种植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曾向保加利亚派出果树、蔬菜、玫瑰花、养蜂、喷灌、小麦、土壤、农业教育、土地规划和管理、农业科研管理等团(组)。中方也接待保方养蚕、蘑菇栽培、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团(组)。此外,双方还签有番茄和青椒长期合作项目。
我国与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为主的前南斯拉夫就“土壤改良技术”、“玉米生产与加工”、“玉米育种研究”、“大豆基因库的建立”、“向日葵育种合作研究”、“药用植物生产与加工”以及中国食用与药用真菌的种植与加工技术在南的推广应用、向日葵良种合作研究进行了多个项目合作与交流。塞尔维亚诺维萨特大田和蔬菜作物研究所与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于1980年开始科技合作,多年来在两国试验与研究了大量的合作杂交种。另外,两国在各类农作物杂交育种和种质基因库的建立等都有良好的合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00年罗马尼亚派了三批专家赴华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我国专家学到油葵独立制种的方法和经验。陕西省果品研究中心通过与匈牙利愿意与食品工业大学(现圣斯特凡农业大学)合作,将其与匈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培育的世界一流樱桃品种引进,并促进了在核果类病毒研究及无病毒木苗繁殖和栽培技术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匈牙利果种植观赏研究机构非赢利性组织在中国青岛建立了樱桃和酸樱桃的一个试验基地,还进行了黑莓方面的实验。
我国湖南科技厅和河北科技厅的代表团1998年和1999年访捷期间和捷克同行交流了经验,免费引进了苹果、梨、李子、杏和桃品种几十个,在湖南和河北山区引种后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我国还与波兰在小麦、大豆、果树、蔬菜、甜菜、养蜂和畜牧等方面都开展了有效合作。中波农业科技中心项目执行以来,共启动了9个合作课题项目。其中2007年启动了4个合作课题项目,2009年启动了5个合作课题项目。
我国的江西省还与马其顿共和国建立了友好省市,双方就葡萄栽培和酿酒方面进行过技术合作。通过民间科技合作途径,我国江苏省还曾向斯洛伐克派出了盆景制作技师,到斯洛伐克传授盆景制作技艺,帮助开发盆景产品。
2.养殖业
捷克向我国贵州省传授牛坯胎移植技术,为贵州省生态技术示范基地和贵阳市奶牛基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在中波农业合作项目中,江苏农科院推广可移动猪舍的同时,大力推广波兰福利养猪理念和做法;开展了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基因筛选工作以及影响猪气喘病基因的筛选与鉴定工作。
3.农业加工技术和设备等
保定农垦总公司引进了保加利亚的酸奶生产技术,在国内建立了中保发酵乳制品实验室,定期邀请保著名专家携带菌种来实验室指导工作。用保加利亚的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开展了乳酸菌饮料和发酵乳制品的试验研究,并由中国保定农垦农公司对研制的新产品投资生产。北京食品总厂参照保加利亚果蔬半成品贮存方法,提高了番茄、梨和桃的保鲜技术;青岛葡萄酒厂借鉴保加利亚采用罐内发酵方法填补了我国罐式发酵法生产香槟酒的空白。
4.生物能源
2013年9月5-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交流会》进行的生物能源科技情况的交流中,中方介绍了中国生物能源科技的现状以及应用案例和中国的沼气工程技术,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分别介绍了环保创新科技和生物能源的高效利用、生物能源与生物燃料研究的状况,罗马尼亚还带来了小型生物燃料技术。
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有一定基础,在食品加工、育种、养殖等领域掌握先进基础,开展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对加快国内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陈思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民粹主义在波兰的实践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总书记的这一判断精确地描绘了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和主流思想的变化。思潮的变迁通常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模式等发生变化的映射。工业革命催生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危机将历史朝着新自由主义的方向推进;各国密切的接触衍生出经济全球主义。而在当下,欧洲国家面临许多挑战,如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缓慢、难民危机、世界地位边缘化等,在这种大背景下,民粹主义在欧洲逐渐盛行。以波兰为代表的部分“新欧洲”国家强调国家主权,将本国的发展置于欧盟之上,民粹主义政党多次获得连任,逐渐成为“民粹主义”的代名词。
民粹主义在波兰最显著的体现是法律与公正党的上台和连任。波兰的法律与公正党是公认的民粹主义政党,执政后表现出浓厚的保守主义、反精英、反移民、反穆斯林、质疑欧盟的色彩。通常来说,民粹主义有极左和极右两大分支,极左政党站在劳苦大众立场,强调需以“革命”手段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不惜扩大财政赤字来支持社会福利;极右政党则带有白人种族基因,反移民和反穆斯林。波兰的法律与公正党虽然是右翼政党,但其既有右翼政党的反穆、反移民、保守倾向,又兼顾了左翼政党的福利政策。
欧洲的民粹政党中有一种趋势,即传统政党也会提出具有民粹主义彩色的政策来拉拢选票,或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为了取得选举胜利而进行联盟。姑且称这种现象为“为了民粹而民粹”,但波兰的民粹主义则稍显不同。有学者称中东欧地区的民粹主义为“新民粹主义”,波兰似乎是秉持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在各种思想中选取当下适合的进行融合,随后呈现出了一种民粹主义的倾向。其民粹主义的政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欧盟政策方面。法律与公正党秉持“亲美、疑欧、反俄”的立场,而对欧盟的质疑表现在很多方面。第一,波兰反对欧盟对其主权的过度干预,希望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提出“波兰优先”的口号,试图效仿美国与匈牙利的民粹主义路径。2015年,法律与公正党上台后随即开始着手进行国内的司法改革和媒体改革。欧盟认为其违反《里斯本条约》,并对波兰进行审查,甚至还曾试图以法治为条件削减结构性基金。波兰则认为这是在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在此问题上与欧盟屡生嫌隙。第二,波兰坚决反对欧盟的难民摊派政策,至今对难民的接受数量为零。波兰政府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切以波兰利益为最高标准。虽然颇具民粹主义色彩,但站在波兰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经济力量、社会现状还是宗教信仰都无法允许其接纳数量众多的难民。
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法律与公正党推行十分有利于中下层民众的社会政策,如“家庭500+计划”、“好开始300+计划”、“十三薪计划”等,财政支出也向社会福利大幅度倾斜。政府推出的每一项政策基本都能惠及几百万波兰民众,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法律与公正党的选民基础是波兰的中下层民众、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这些充满左翼色彩的政策与精英阶层是相对立的。甚至首都华沙这样重要的大城市,正因为精英聚集,所以选票都流向了代表精英阶层的反对党。但这恰恰也是法律与公正党获胜的原因,中下层民众是波兰社会的支柱,波兰的农村人口比例超过40%,向中下层民众倾斜的政策是稳固且实用的。
反穆斯林方面。其实说波兰完全反移民是不准确的,因为波兰每年接纳了许多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天主教移民,波兰真正反对的是穆斯林移民。作为传统的天主教国家,94%的波兰国民信奉天主教。由于教义的不同,天主教或基督教很难接纳伊斯兰教的融入。在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接纳了许多难民后,暴力事件、抢劫事件、社会骚扰事件的发生更加剧了东欧国家的“恐穆”情绪。所以,对欧盟的难民摊派政策予以强烈反对,是符合大部分波兰民众的诉求的。
民粹主义在波兰的实践并没有跳脱出欧洲民粹主义的内涵,依然是围绕着精英与平民、新老欧洲国家、不同宗教之间的三个主要矛盾,只是波兰政党更偏实用主义的作风,使得其民粹主义的一面在国内稳步扎根,蓬勃发展。
虽然民粹主义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但其实它应该更偏向是一个中性词。不能说民粹主义一定是有益的,也不能说它一定会带来危害。
分析波兰的案例,可以从几个维度剖析民粹主义带来的影响。政治维度,波兰将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掌控司法、立法和行政,政策推行和落实变得十分顺畅,但也冒着民主受到侵蚀的风险。外交维度,波兰与欧盟的关系僵持,并不利于波兰在欧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其不随波逐流而争取主权的立场,反而为其带来了更多的话语权。社会维度,波兰推行的普惠性社会政策对于形成社会团结、提高生育率、促进就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杨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讲师):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的国际法解读
2021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主持了新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强调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顺应时代大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峰会发表了《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纵观《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可谓成果丰硕,不仅包括政府间合作文件,也包括商业合作协议。通常而言,政府间合作协议常以“协议”来进行命名,而政府间的合作文件,则冠以“谅解备忘录”,“议定书”、“合作计划”之名,如何从国际法角度解读以上协议的效力,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国际法是国际法主体间用于调整国际关系的各种规则、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也始终秉持着对国际法的遵守。某项国际协议是否具有国际法效力,要看它是否属于国际法的渊源。关于国际法的渊源,学界常以《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的国际法院裁决时可适用的内容为圭臬,该条款规定,国际法院裁决时应适用:a.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b.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c.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d.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由此观之,具体的商业合作协议,其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属于国际法渊源中的契约性条约。而对于“谅解备忘录”、“议定书”、以及“合作计划”的国际法效力,则需要通过具体内容来确定。如以上协议的内容中出现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即缔约方为了保证协议的实施各自需要履行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利,则应当属于“确立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在国际法渊源上属于国际条约的内容,学界对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关于一个中国内容的解读即属于此类。如协议内容中并无具体权利义务有关内容,按照内容似乎不属于《规约》第38条规定之列,但仍有其国际法意义。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所签订的一系列成果,一方面代表了17+1合作机制中众多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对调整国际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则和规则,虽然暂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反映了现有的和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未来有可能获得更多国家的普遍承认而成为国际法律规则,当然起到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的作用。因此,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所签订的一系列“谅解备忘录”“议定书”和“合作协议”,虽然不像条约和习惯那样成为国际法的直接渊源,但可以借以确定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存在,属于“确定法律原则只补充资料”之类,仍然有其国际法价值。
程国钧(瑞典斯德哥尔摩医生):
变异病毒成主角, 高中学生要返校
3月26日的瑞典疫情通报,新增确诊6328人,累计确诊780018人,累计5814人在ICU抢救,新增死亡29人,累计死亡13402人。目前实际入院治疗的重症病人1685人,其中297人在ICU抢救。1034547人(12.6%)接种了疫苗,其中447606人(5.5%)完成两剂接种。
第三波疫情从2月中旬开始,第二波疫情下降到一半的时候抬头,目前仍在持续发展之中,其原因就是英国变异病毒传播速度快,已经逐步成为病毒主角。公卫局网站公布的全国21个省每周对英国变异病毒B117的测定结果。各省对于变异病毒检测的力度差别很大,第5周B117病毒检测率处于0-27%,到第11周上升到了45-92%。有14个省超过70%。
去年12月20日,英国宣布发现变异病毒B117,邻国丹麦也发现B117,瑞典政府异乎寻常地关闭了和丹麦的边境,并加入60多国禁航英国的行动。1月22日挪威政府发现挪威奥斯陆发现19例感染B117,瑞典又立即关闭了和挪威的边境。这些行动确实是减少了输入病例,对疫情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实际上B117在此之前已经传入瑞典。而且,所有禁航关闭边境的行为都不针对瑞典籍公民。很显然,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输入病例。政府随后采取了相对严格的抗疫措施,一定程度地延缓了疫情的发展。第三波疫情在欧洲各国持续蔓延,那些关闭社会的国家也没有能够幸免B117变异病毒的传播而逐步成为主角。有鉴于此,3月23日,瑞典政府宣布重新开放与挪威和丹麦的边境,继续关闭边境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北欧这三国联系密切,很多人都在邻国工作。当边境关闭以后,那些在邻国工作的人就失业了,但由于雇主不在瑞典境内,无法领取失业金,一时成为一个问题。瑞典和挪威首相还就有关问题作过协商。目前,对于外籍人士入境依然要求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本周四,教育部长Anna Ekström宣布从4月1日起,高中学生结束网课,返校上课。第二波疫情在10月份暴发后,瑞典的高中没有停课,而学校中的病毒传播很多。由于全国COVID-19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剧增,政府才于12月4日暂时关闭高中一个月,后来又延长。从1月份以来,大约80%的高中关闭,实行网课教育。老程每天上班途中听广播,有几次听到记者采访高中学生和老师,很多人都不喜欢网课。老师得不到学生反馈,网课质量不好控制。学生没有了社交活动,很多人精神低迷出现心理障碍,需要心理辅导。网课在学校不受欢迎是事实,但学校开放无疑是对疫情控制不利。部长要求学生返校后要遵守规则,保持距离。有高中学生对记者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高中学生在一起,很难保持距离。
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对于网课有很大的抵制情绪在于虽然他们发病率高,但重症和死亡很少,年轻人不怕新冠病毒。Covid-19的特点是年轻人感染多,但绝大多数死亡者是老年人。下面是截止3月26日累计的确诊病人、ICU病人和死亡病人总数的年龄分布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个规律。确诊病人的高峰年龄在20-59岁,ICU病人以50-79岁为主,而90%的死亡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

这一趋势在疫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就一直存在。3月26日出版的每周疫情通报的情况。15-19岁组的高中学生每10万人口的感染人数达到400人,在不同年龄组中处于最高水平,而且还在上升。但儿童青少年需要进入ICU抢救的病人数量一直处于低水平。不同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变化比较显示,80岁以上组的变化随疫情波动最为明显,其次是70-79岁组,而59以下人群的死亡人数只占3.4%,且没有随疫情发展有大的波动。80岁以上组和70-79岁组最近2个月的死亡人数剧减且没有随第三波疫情的发展而出现反弹,就是因为这部分人很多已接种了疫苗,感染率剧烈下降的结果。

第三波疫情在持续发展,医院压力在日益增多。最近两周,18-49岁组的确诊病人明显增多,斯德哥尔摩各家医院的重症病人增加了80%,各家医院都已经提高防疫级别,常规手术门诊又开始受到影响而推迟。高中学生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部分,老程对高中学生复课还是有些担心。抗疫是全社会的整体行动,青少年不能因为重病少死亡低就可以放松自律,政府也不该放任自由。
AstraZeneca疫苗(简称AZ疫苗)的风波还在延烧。3月18日,欧洲药物局EMA公布对AZ疫苗的评估后,德法等国家已经立即恢复了AZ疫苗接种。3月19日,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在镜头面前接种AZ疫苗,给民众示范鼓气。但北欧国家并没有跟进。丹麦继续暂停AZ疫苗一个月,挪威暂停到4月15日。芬兰在上周也暂停AZ疫苗。3月25日周四,瑞典和芬兰分别作出决定,65岁以上人群可以继续接种AZ疫苗,但64岁以下的人却继续暂停AZ疫苗。理由是,AZ疫苗发生的罕见血栓并发症全部出现在60岁以下的人。这个决定确实比较特别,EMA在1月份批准AZ疫苗时表示,AZ疫苗只能用于65岁以下的人,当时的解释是缺乏对65岁以上人的保护效果。现在的政策完全相反,难免会让一些报刊专栏作家发表文章表示质疑。目前,瑞典已获得230万剂AZ疫苗,政府的目的很明确,要尽快保护65岁以上的人群,以降低死亡率。限制了65岁以下的人,就可以把疫苗优先分配给老人。
3月26日,公卫局长Johan Carlson和经常出镜的公卫局官员Sara Byfors、Karin Tegmark Wisell在议会接受宪法委员的质询和调查,并为这一年来的抗疫政策做辩护。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份,Anders说第二波疫情不会到来,公卫局准备把聚会人数的限制从50人放宽到300人,但过了不久,聚会人数就急剧限制在了8人。嗨,这一年来有多少误判多少奇葩政策,数也数不清啊! 一地鸡毛,都是马后炮,谁能说的清楚?老程只是好奇,为什么Anders没有去接受议员问责?据报道,该委员会由反对党领导,将陆续质询和调查其它相关的政府部门,最终会出版调查报告。
3月26日,传来一则喜讯。索菲亚王妃产下一个男婴,体重3220克,身长49厘米。这是菲利普王子和索菲亚王妃的第三个孩子,他们的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周日,国王将会公布孩子的姓名,不知道会不会给予王子头衔。这个小男孩创造了一项历史,就是他一出生就无缘王室成员。2019年10月7日,国王宣布菲利普王子的2个儿子和玛德琳公主的3个孩子将不再是王室成员,将来不需要履行王室义务,但可以保留王子和公主的头衔。菲利普王子和玛德琳公主对此表示欢迎,这意味着孩子们将来不领王室俸禄,也不受王室约束,将来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人生道路。
索菲亚王妃去年4月份曾经协助抗疫活动,备受好评。她在去年11月怀孕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庆幸妊娠未受影响。现在健康分娩,我们向她表示祝贺。当天下午18点,在产后6个多小时后,夫妇俩戴着口罩,手牵手,王子提着婴儿篮走出医院,乘车回家。在瑞典,大多数产妇在产后会在医院停留1-2天,也有很多人在产后几小时后就回家休养。
疫情还在继续,大家多加小心。
域外研究
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区域影响—是巩固还是分裂?
近日捷克欧洲政策研究所(EUROPEUM Institute for European Policy)发布了关于V4集团未来走势的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欧盟已经察觉到自己与中东欧的民主国家产生了矛盾。波兰和匈牙利的民主倒退、关于欧盟预算以及其机制的谈判更凸显了这一点。
显然,匈牙利和波兰在某种意义上互为盟友,他们通过否决那些会对执政政府的地位和权力产生较大影响的提案,来相互支持。因此,两国都反对欧盟的法制机制,都反对可能使双方中任何一国产生民主(进一步的)倒退的任何形式的制裁。
这两个国家所经历的民主倒退足以让整个V4集团引以为戒,因为如同匈牙利和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还没有做出与匈牙利或波兰一样的举动。至少,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那样做。
不久前举行的欧盟理事会上,匈牙利和波兰对欧盟预算投出了反对票,由此可以看出,捷克和斯洛伐克在立场上与这两个同盟国有明显的分歧,V4集团内部略有分化。这件事告诉我们,V4集团并没有多么强大,它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这几个国家因为有着某种传统,或者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才聚集在一起。话说回来,除了在移民问题等一些小众话题上的立场外,这个集团在政治方面,尤其在欧盟的影响下,并没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且它内部的步调也不尽一致。比如,当其经济实力更强的邻国们还未使用欧元时,斯洛伐克就已经是欧元区的成员了。
同样,在匈牙利和波兰分别由于信奉极右主义和天主教而对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采取反对立场时,捷克正在努力推动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那么,为什么在不协调与分歧如此明显的情况下,V4集团还是没有解散呢?集团内部政策和制度不平衡是非常明显的,或许斯洛伐克和捷克政府担心,如果没有类似北欧国家或比荷卢三国那样强大的区域支持,他们的地位将变得无关紧要。小国没有支持就不重要,就如同游离在联盟之外的小政党也不重要一样。
这只是V4仍然存在的原因之一。在某些方面,这四个国家仍进行着强有力的区域合作,但集团整体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他们中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谈及该集团的未来,即将进行的捷克大选将在潜移默化中对V4的命运产生强烈的影响。大选或将决定V4集团究竟是会在政策和方针上进一步分裂,还是会顶住疫情期间社会不断两极分化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凝聚。
显然,匈牙利将向东方投去更友好的目光,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欧尔班更愿意与俄罗斯合作。然而,波兰则更希望与美国合作,因为他认为俄罗斯对其利益构成了威胁。这也是未来匈牙利和波兰之间可能出现摩擦的地方。
至于后面两个成员,一方面,捷克更乐于走自己的路。捷克有疑欧主义的历史,这或许会成为之后的一个麻烦。另一方面,斯洛伐克则是非常亲欧的,比如欧元的使用,但和别的国家一样,斯洛伐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这使他的形象不如其他的西欧国家那么正面。
毫无疑问,V4集团的成员们各自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欧盟提出的欧洲绿色协议,该协议希望所有的欧盟国家都能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虽然波兰等国家仍对碳严重依赖,但其他V4国家已经或将要对核能等绿色能源进行投资。未来波兰的情况也可能会有改观,因为波兰已经和美国达成了协议,将要建一座核电站。这只强调了一个事实—尽管议程各不相同,但仍有一些领域需要V4集团的成员们共同行动,比如欧盟的事务。正如欧盟的口号:每个国家都是多样化的,但最终会团结在一起,这对V4来说,更是如此。
(编译 张晴)
各国形势跟踪
希腊
根据希腊SKAI电视台在3月26日至28日期间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认为“应该立即放松管控措施”的受访者比例占到了35%,而在先前调查中,这一数字仅为24%。同时,认为“需要进行小规模扩大措施和数据审查”的人员从39%减少到了34%。希腊媒体分析认为,希腊民众对封锁限制措施已经感到相当疲劳,而就疫情管控而言,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态度趋向于更加“苛刻”。
据希腊《中希时报》30日报道,近日,希腊内阁批准了一项国家复苏计划。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说,这项计划有可能在未来的6年内,为希腊GDP的增长贡献出7个百分点,并增加20万个工作岗位。此外,米佐塔基斯指出,根据这一计划,希腊有可能筹集到约600亿欧元,其中230亿欧元由复苏基金担保,190亿欧元来自补贴,其余部分来源于贷款。该复苏计划将在议会辩论,4月底之前提交给欧盟总部。
保加利亚
受疫情影响,2021年2月,赴国外旅行的保公民为21.53万人次,同比减少46.3%。访保的人外国人为24.09万人次,同比减少52.6%。访保的外国人中,欧盟公民占40.7%,较去年同期减少56.4%。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正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帮助下修改电力能源法,并正同世界银行就更新天然气法律进行商讨。未来,罗在陆地和海洋风能、太阳能方面存在广阔机遇。
塞尔维亚
据希腊媒体3月30日报道,希腊旅游部长塞奥哈里斯前一天在访问塞尔维亚时表示,希腊政府将认可塞尔维亚颁发的所有疫苗接种证书,包括俄罗斯和中国疫苗。
塞奥哈里斯在贝尔格莱德与塞尔维亚旅游部长塔蒂亚娜·马迪奇举行会谈,讨论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夏季为两国游客提供便利。两国官员同意在欧盟对“疫苗护照”提案的基础上采取行动。
此前,希腊政府公布将在5月14日开放旅游,接受已经接种新冠疫苗,或已经产生抗体,或病毒测试结果为阴性的三类游客入境。
塞奥哈里斯表示,由于疫苗接种计划“进展迅速”,因此希腊政府将研究在复活节之前开放与塞尔维亚边境的可能性。
塞尔维亚在2009年12月申请加入欧盟。目前相关谈判还在进行中,预计将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
捷克
捷克因疫苗紧缺,捷克卫生部长布拉特尼(Jan Blatny)在推特上表示,新登记接种辉瑞 (Pfizer) 和Moderna疫苗的用户的第一剂和第二剂之间的间隔将延长至42天。原先的间隔时间为21(辉瑞)至28天(Moderna)。
卫生部相信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打上第一针疫苗,会对疫情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布拉特尼称,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疫苗两剂之间的时间延长不会对疫苗效果有任何影响,甚至有专家称,两剂之间间隔更长一些更好。
来自生物制药公司再生元制药 (Regeneron) 的首批四千剂抗新冠药物已于周五抵达捷克,后续还将有八千剂陆续抵达。
德国废除了与奥地利蒂罗尔州的疫情边境检查管制,而与捷克的疫情边境检查管制反而延长了14天。内政部联邦部长霍斯特·西霍弗(Horst Seehofer)于周二公布了这一消息。认为捷克新冠病毒感染率还是很高,因此有必要继续延长边境检测到4月14日。从捷克到德国需要提供有效新冠检测证明,同时填写电子版入境表格。如果只是路过德国边境,或者从别的国家路过捷克进入德国边境,无需填写电子表格。从周日起,仅路过德国的货运司机和个人无需提供新馆检测证明。需注意的是,根据联邦警察,每周进境者只能填写一次入境电子表格。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大约有20人聚集在萨格勒布Vlaska街,对国家民防总部和流行病学措施提出抗议。抗议游行队伍沿着Vlaska街朝Maksimir体育场前进,一直抵达克罗地亚教育部所在地,要求教育部长取消在学校戴口罩的措施。
距离复活节还有6天,克罗地亚境内几乎所有酒店没有任何预定,酒店经营者希望本国客人能够挽救他们的营业额。但是仍然有不少来自附近国家的客人来到了Kvarner度过复活节,对他们而言,支付PCR检测费用并不是问题。外国游客还在为Punat海滩开放做准备。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旅游工作者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目前,也尚且无人能知道黄金旅游季节之前的热身期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亚得里亚海的旅游从业者们衷心希望,那些拥有新冠护照的游客会喜欢他们所提供的旅游服务。
克罗地亚的疫情很令人担忧,克罗地亚内政部部长Davor Bozinovic提出了新的防疫措施,禁止室内训练(国家一级和二级赛事训练除外),关闭儿童游乐场所,并做出了一项临时禁止和限制进入克罗地亚边境的决定。拥有在欧盟成员国认可的机构开具的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可以进入克罗地亚。目前健身房和游泳池仍然保持开放状态。跨境旅游将受到管制。接种过俄罗斯疫苗和中国疫苗的人在确认后可进入克罗地亚。接种过第二剂疫苗14天后可进入克罗地亚。
阿尔巴尼亚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阿尔巴尼亚医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宣布,将从4月5日开始让高中师生重返课堂。据介绍,这是阿尔巴尼亚此次唯一放松的一项防疫措施。其条件是在校期间,师生必须佩戴口罩并保持足够社交距离。而其余防疫措施仍将继续执行至少两个星期,主要包括:每晚8点至次日早晨6点实施宵禁;而在此期间,餐厅、咖啡厅等除外卖服务外,一律禁止营业;停飞往返英国航班,以及从其他国家进入阿尔巴尼亚的旅客一律自我隔离14天等。
据《阿尔巴尼亚日报》3月30日报道,阿尔巴尼亚2021年2月外国游客人数同比下降30.9%,国内游客同比下降47.8%;前2个月外国游客人数同比下降28.2%。阿尔巴尼亚旅游和环境部长布兰迪·克洛西(Blendi Klosi)本周二表示,政府计划为旅游行业的所有公民进行疫苗接种,以重振阿尔巴尼亚的旅游行业,复苏经济。
阿尔巴尼亚公共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负责人西尔沃·比诺(Silvo Bino)本周二称,如果疫苗按照协议准时供应,2021年6月底将至少为40%的人口接种。
总理埃迪·拉马( Edi Rama)宣称,将会确保阿尔巴尼亚有足够的疫苗供应,不久阿尔巴尼亚每日接种量为3万人次,将会覆盖人口密集地区和乡村,还将为居家无法行动的人群接种。
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总理佐兰·扎耶夫(Zoran Zaev)祝贺科索沃总理阿尔宾·库尔蒂(Albin Kurti)组建新政府,并赞扬两国之间的友谊。扎耶夫表示两国将在达成共同目标上取得进展,在信中表示,期待尽快与阿尔宾见面。两国的合作是通过公开政治对话,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紧密的经贸合作基础上的。期待未来将以同样的方式合作,这将使得他们在共同利益点上深化合作。
波兰
3月30日,波兰启动入境新规,即日起入境波兰的旅客,无论是采用何种运输方式,都将会被隔离。根据肖邦机场官网上的信息,新法规将旅行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申根地区抵达波兰的旅游,如果有携带48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则可免于强制隔离,不过游客有义务要提供自己信息和自己的隔离地址;一类是申根地区之外抵达波兰的人,抵达后必须要接受边检的强制隔离;副部长马辛·霍拉瓦警告现在因为新规定,机场乘客的入境手续时间将会被大大延长,还有更多的控制措施和手续。
爱沙尼亚
3月25日下午,爱沙尼亚政府成员在东塔林中心医院接种了阿斯利康新冠疫苗。
卫生和劳动部长Tanel Kiik、外交部长Eva Liimets、公共行政部长Jaak Aab、社会保护部长Signe Riiaslo、内政部长Kristian Jaani以及IT和对外贸易部长Andres Sutt均已接种疫苗。
爱沙尼亚总理Kaja Kallas已感染新冠病毒,待恢复健康之后,她将接受疫苗接种。此外,总统Kersti Kaljulaid已接种其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
Riigikogu的30名成员已于上周接种了第一剂疫苗。
爱沙尼亚政府已经发布了有关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信息和指南,详见https://vaktsineeri.ee/en。
迄今为止,爱沙尼亚已有177,457人接种了冠状病毒疫苗。
立陶宛
3月29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表示,他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称为杀手。立陶宛总统说,俄罗斯公然不尊重邻国如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瑙塞达说:“我看到许多迹象表明,他们公然无视文明世界的价值,无视国家的自决权,无视邻国的领土完整,最近克里姆林宫表现出来的正是如此。”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俄罗斯内部的局势,俄罗斯政权“显然在面对不断增加的反对派时发抖”,正试图压制它,并以“最残酷的方式”迫害反对派领导人,例如阿列克谢·纳瓦尼(Alexei Navalny)。
他补充说,立陶宛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冷漠地坐在后座”并谈论更多参与的国家,同时看到邻里严重侵犯人权。当拜登在3月中旬问他是否认为普京是杀手时,他回答说:“是的,我认为他是。”美国总统的上述言论和其他言论促使俄罗斯从华盛顿召回其大使,这在两国最近的外交关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匈牙利
匈牙利政府表示,匈牙利已经有20%的人口接种了疫苗,远远超过了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仅为10.6%。而匈牙利已经有超过200万人接种了疫苗。匈牙利的接种计划实现了部分目标,即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接种过疫苗。如果没有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疫苗,匈牙利是无法实现这一成绩的。匈牙利政府希望能够成功阻止第三波疫情蔓延。匈牙利采购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力的,能够保护匈牙利人民的生命安全。政府的目标是应打尽打。政府计划在4月1日至3日,为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师接种疫苗。教师已经收到了接种的统治。全国将有101所医院和426个接种点。他们将接种辉瑞疫苗。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刘作奎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顾虹飞、吴佳岳、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刘江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欢迎您的关注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 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而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端平台。成立之时简称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2019年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后,简称改为“17+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